首页 >> 白亮独活

河南武陟县舌尖上的美味红薯粉条泰山堇菜

绿丰农业网 2022-07-14 19:06:22

河南武陟县:舌尖上的美味——红薯粉条

粉条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食材之一。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武陟县大虹桥乡的韩原老粉坊,去看看纯正的红薯粉条是如何出炉的,倾听老一代人对红薯以及红薯粉条的记忆,分析纯正红薯粉条与市场上一些粉条的区别。

1月19日上午,温暖的阳光渐渐驱散冬日的寒意,看着气温上升,室外挂着的湿毛巾没有冻着,老粉坊的主人陈大林赶紧招呼着大家将冷冻的粉条拿出来解冻,不足半个小时,三四百平方米的晾晒场上就挂满了晶莹透亮的粉条。

你看,俺这是老传统的纯手工红薯粉条,不用任何添加剂,色泽晶莹透亮的,吃起来口感筋道。如果用火燎,烧完后的粉末和芡粉一样光滑。这是纯红薯粉条与一般粉条最主要的区别。老粉坊的师傅王虎利告诉记者。

室外,工人们冒着严寒忙着晒粉条,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热气腾腾,5名师傅正穿着单衣胶鞋在忙着揉面、漏粉、捞粉、冷却,墙角一个大池子里堆放着雪白的红薯粉面。人工揉能把握好粉面的软硬度和柔韧度,虽说累点,但下出来的粉条粗细均匀,柔韧度也好。陈大林说,近些年,红薯加工产品的价值越来越被大家认可,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村里又有几十年生产红薯粉条的传统,还有做粉条的受益人,自己就重拾起了这个老传统,一来可以引导村民们种植新品种红薯增收,二来可以让村里手艺人的技术再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现在,这家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韩原老粉坊,每年加工红薯近20万公斤,不仅与周边百十户农民签订了种收红薯的合同,也使王虎利这样的老手艺人重操旧业,还为20余名年轻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一冬天三四个月,师傅们不出家门至少能挣个七八千元。

说起为何要用传统的方法人工生产纯红薯粉条,陈大林说,过去种红薯、下粉条是为了糊口,现在是改善胃口,向往自然。虽然人工生产劳动强度大,效率也有些低,但能保证品质,能为大众提供纯正的安全的食品。同时,也是为了让这项传统技艺不至于过早消失。

宿迁治疗男科医院

佛山和平外科医院

西安看不孕不育哪家专业

北京治孕妇白癜风

昆明专业治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