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绒毛荆芥

最火安徽桐城市杨头村做足桐城小花茶文章助力脱粉团腺柃野梧桐厚叶龙胆澜沧卷柏

绿丰农业网 2022-09-10 00:07:11

安徽桐城市杨头村:做足“桐城小花”茶文章 助力脱贫致富忙

“多亏了合作社,要不然茶叶品质哪有这么好,价格能卖这么高?”清明前夕,桐城市西北群山深处的黄甲镇杨头村,徐光和夫妇一大早就忙着采摘明前茶,“这时的茶叶品质最好,也卖得最贵,得加紧采!”

杨头村位于桐城西北群山深处,也是全市海拔最高的村——平均海拔800多米,气候湿润,光照适宜,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特别适合茶树生长,是明清贡茶“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

“我家有三亩茶园,光是卖茶叶,今年能挣个3万元。”徐光和家两层小楼窗明几净,内部装潢虽不华丽,但桌椅板凳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让人倍觉温馨,“都是靠茶叶挣的。”

然而,就在4年前,由于两个子女读书,因学致贫让徐光和一家成为贫困户,“两个孩子读书,一人读高中一人读大学,挣得那点钱全部给孩子们上学了。房子更是全村最破,土坯墙、彩棉瓦顶,下雨就漏。”

“杨头村短穗省藤山多地少,人均不足三分地,不少村庄地处偏远、道路不便,距离集镇较远,像徐光和一样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杨头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甘震介绍,有劣势也有优势,杨头村是“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因此,徐光和们要脱贫致富,还得做足茶产业的“花”样文章。

“桐城小花”茶是明清时期的贡品,有“品不减龙井”的美誉。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不过,茶是好茶,过去却一直卖不上价,“咱到手的可没多少。”据介绍,多年来当地一家一户茶园管理和加工模式十分松散,均以“桐城小花”之名,茶叶品质却不一而足。加之每到采茶时节,互相压价等现象时常发生,往往出现“种了一年茶,落手里却没几个钱”的现状。

面对这一现状,当地能人王忠平率先和40户农户一起,建起了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统一标准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品质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价格自然都提高了。”

王忠平介绍,目前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已增至110户,拥有450多平方的标准化钢构厂房和多套成型的国内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合作社拥有优质茶叶何首乌基地2500多亩,其中1000亩连续获得有机茶认证。

据了解,为保证茶叶品质,合作社在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标准化采摘、品牌推介等方面,充分做好统筹工作。同时,统一采购茶叶专用肥、饼肥,以及社员收集的农家肥用于茶园施肥,坚持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肥和除草剂。引导社员把好茶叶采摘关,杜绝老叶、黄叶、茶果、梗蒂,多出头茶,提高茶叶附加值。

“农户只要按照标准管理、采摘,我们每斤鲜叶收购价比市场上高出15——20元。”王忠平介绍,目前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均茶叶收入从过去6000元已增至25000元左右。

据介绍,2017年,合作社人均茶园面积达到4亩,销售收入26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同时,合作社内110户贫困户,如今已全部脱贫。徐光和一家也在其中,2015年底靠着茶叶脱1种变化是继续收缩了贫,第二年就盖起了新房。

“山多地少是造成我镇众多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发展壮大产业扶贫,必须依托自然资源,发挥优势,走出一条以‘绿色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新路。”黄甲镇党委书记王凯红介绍,当地通过大力发展茶产业,做足“桐城小花”的“花样文章”,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黄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东香介绍,该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共9136人。近年来,黄甲镇以产业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激凌霄发自身动能,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路。

截至2017年底,黄甲镇全镇贫困户脱贫1993户9292人雪里花,8个村已全部脱贫出列。“20今年全球约8500万辆汽车销量中18年全镇还将继续聚焦茶产业,做足茶文章,帮助51户114人脱贫。”潘东香说。

大理州妇幼保健院专家团队
莱芜市皮肤病医院就诊评价
湖南邵阳癫痫二级医院
南昌正规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